独家报道!外烟网购网址“趾高气扬”

外烟网购网址“趾高气扬”:是谁在助长这股暗流?

近日,外烟网购再度成为舆论焦点。一些境外网站,凭借着看似合法的“外衣”,实则暗地里提供外烟销售渠道,以一种近乎“趾高气扬”的姿态,挑战着国内的烟草管控政策。这些网站究竟是如何运作的?又有哪些因素在助长这股暗流?

“擦边球”式生存:灰色地带的狂欢

“这些网站表面上声称只提供信息展示,但实际上却通过各种隐蔽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。”多年来关注烟草市场动态的业内人士王先生(化名)表示。他们常用的伎俩包括:提供境外电商平台的链接、利用社交媒体群组进行“熟人推荐”、甚至直接提供“代购”服务。

这些网站往往注册在境外,服务器也位于国外,使得监管难度大大增加。它们利用国内消费者对外烟的好奇心和消费需求,在灰色地带疯狂攫取利益。

独家报道!外烟网购网址“趾高气扬”

“我之前在这些网站上买过几次,确实比在国内买便宜不少。”一位匿名消费者李女士(化名)坦言,“但我也知道这是违规的,只是抱着侥幸心理。”

价格诱惑下的铤而走险:利益驱动的链条

外烟网购之所以屡禁不止,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利益诱惑。由于税收、运输等成本差异,境外外烟的价格往往远低于国内市场。这种巨大的价格差,驱动着消费者铤而走险,也滋生了各种“代购”和走私行为。

除了价格优势,一些外烟品牌也在包装、口味等方面下足功夫,吸引年轻消费群体。一些网站还会利用“限量版”、“纪念款”等噱头,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

监管困境:多头管理下的力不从心?

面对日益猖獗的外烟网购现象,监管部门并非毫无作为。近些年来,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海关、公安等部门,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查处了一批违法网站和个人。

独家报道!外烟网购网址“趾高气扬”

然而,由于涉及跨境执法、技术手段等问题,监管难度依然很大。“这些网站就像‘打地鼠’一样,关闭一个,又冒出另一个。”一位参与过专项整治行动的执法人员赵先生(化名)无奈地表示。

目前,针对外烟网购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,包括烟草专卖局、海关、网信办等。如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,形成监管合力,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消费者需理性:别让侥幸心理蒙蔽双眼

外烟网购不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,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。消费者在购买外烟时,很难辨别真伪,一旦买到假冒伪劣产品,维权难度极大。

“这些外烟的来源渠道不明,质量难以保证,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。”一位烟草行业专家钱先生(化名)提醒消费者,“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全,切勿贪图便宜,购买来路不明的外烟。”

更重要的是,消费者参与外烟网购,实际上也助长了走私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。

堵疏结合: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模式

独家报道!外烟网购网址“趾高气扬”

面对外烟网购这一顽疾,仅仅依靠“堵”显然是不够的。如何“疏”,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模式,值得深入思考。

一种思路是,在加强监管的同时,也要规范合法的进口渠道,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烟草产品的需求。另一方面,也要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,让他们认识到外烟网购的危害。

“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遏制这股暗流。”王先生道。外烟网购的“趾高气扬”,不仅仅是几个网站的问题,更是对监管体系的一次警醒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,构建更加完善的烟草管控体系,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【来源:网易新闻】

原创文章,作者:包包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kbq.cn/l/261402.s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